共享充电宝,超1分钟也按1小时计费?
(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共享充电宝解决了人们外出时对手机的“电量焦虑”,为消费者提供了不少便利。但记者近日采访发现,共享充电宝超1分钟也按1小时计费、归还后仍在计费、莫名付费开通会员、好借难还等乱象频现,成为消费者投诉的一大问题。
近日,部分景区内共享充电宝每小时收费10元、超1分钟也按1小时计费引发关注,不少消费者质疑这种计费方式不合理。据媒体报道,消费者方女士在北京黄花城水长城扫了一个共享充电宝,用了4小时9分钟被扣了50元,她认为“贵得太离谱”。
归还后仍在计费的问题也让一些消费者困扰。黄先生向记者反映,近日,他在贵州黄果树瀑布大扶梯售票处租了个共享充电宝。“有最低电量能开机就还了,估计也就用了10多分钟。但账单显示,我是两天以后才还上的,最终扣费60元。”
共享充电宝消费乱象引起了市场监管部门和消协组织的关注。7月24日,四川省巴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公示了2023年第二季度重点经营者消费投诉信息,其中,两家共享充电宝公司因未在限期内将整改情况向市场监督部门报告,整改措施不力被公示。据报道,这两家企业出现乱扣费现象,受到多名消费者投诉。
今年3月,广东省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针对多种品牌共享充电宝进行了相关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归还后仍在计费问题是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
在网络投诉平台上,针对共享充电宝的投诉也非常多。截至7月27日10点,黑猫投诉平台上相关投诉高达19861条,涉及多收费、乱扣费、无法成功归还等问题。
在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熊超看来,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他说,2021年,有关部门曾对共享充电宝进行行政指导,然而收效不大。熊超建议,相关部门应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提高对消费者投诉的处置效率,帮助消费者维权。尤其是针对投诉问题较多的共享充电宝企业,应采取限期整改、公开曝光等措施,加大威慑力度。
针对消费者对共享充电宝超1分钟也按1小时计费的质疑,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忠云表示,共享充电宝收费价格虽由市场调节,但不能只想着提价,而服务质量跟不上。共享充电宝企业只有做到既方便用户又资费合理,不让大多数消费者有被宰的感觉,才能走得更远。
(工人日报)
相关新闻
- 共享充电宝,超1分钟也按1小时计费?
- 和平精英总是晃枪怎么办
- csgo箱子和钥匙要一起买吗 csgo的开箱钥匙怎么获得介绍
- 美国汽油价格7月环比增长6.9%
- 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中国故事(关于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中国故事介绍)
- 资讯|成龙张艺兴《传说》宣布杀青 郭帆想拍《山海经》
- 一批“健康工程”建设正酣
- 人民网评罗布泊4人遇难:谁组织的 基本信息讲解
-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两种盐溶液混合后发生复分解反应一定会有沉淀生成吗)
- 金界传奇:黄金不必急于做空,关注1976附近!
- 马云相中的福州大佬,体检狂揽100亿
- 孙启福(关于孙启福简述)
- 喷油嘴清洗的作用(喷油嘴清洗)
- 深圳国际(00152)发盈警 预计中期股东应占盈利同比减少至约3000万-1亿港元
- 继奥迪、大众之后,丰田宣布加强中国电动化发展,推出5条新举措
- 黑龙江省塔河县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 多家俄媒报道:一俄军坦克阻击乌军,独自击毁对方7辆装甲车辆
- 才走开一分钟不到,厨房就着火了!
- 首创“部门+”“办案+”机制 重庆市万州区检察院这样跑出检察为民加速度
- 如何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激活ViS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