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IPO,为何引来三亿股民“调侃”?
来源:锌刻度(ID:znkedu),作者:陈邓新,编辑:文婕
(资料图片)
华耀光电到底能不能打?
\n资本市场,从来不缺段子。
\n前不久,华耀光电IPO通过第一轮审核问询,却不想与之相关的段子不胫而走:炒高了就清仓卖给你,重新注册一个再上市,一壳养三代,两壳富六代……
\n三亿股民的“揶揄”,表露无遗。
\n资本市场对华耀光电谋求上市,怎么如此敏感?显微镜之下的华耀光电,成色几何?光伏赛道风云诡谲,华耀光电到底能不能打?
\n01 华耀光电与亿晶光电,傻傻分不清楚
\n华耀光电,是光伏赛道名不见经传的新兵。
\n之所以站到了聚光灯下,皆因其创始人及高管团队乃二次创业,与上市公司亿晶光电有剪不断理不清的关系。
\n这个故事,要从2005年说起。
\n那一年,成立短短四年的无锡尚德赴美上市,给华尔街讲了一个“追光者”的故事,拉开了光伏企业拥抱资本市场的序幕。
\n亿晶光电,也未例外。
\n作为亿晶光电的创始人与掌舵人,荀建华看到了资本的力量,也萌生了顺势而为的念头,不过闯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n当时,IPO流程复杂,耗时通常要三年左右。
\n但时间不等人,无锡尚德从先驱走向先烈的迹象初露,赛道上的群雄纷纷摩拳擦掌,渴望“逐鹿中原”。
\n于是乎,荀建华选择2011年借壳上市,亿晶光电成为A股“光伏第一股”。
\n为此,荀建华还签了“对赌协议”,承诺亿晶光电2010年至2013年的净利润分别达到3.04亿元、3.49亿元、3.7亿元、3.39亿元。
\n\n华耀光电的IPO进度
\n可惜,事与愿违。
\n彼时,国际形势复杂,光伏面临严峻的反倾销与反补贴压力,再叠加行业供需短期失衡,亿晶光电的日子不好过:2010年至2023年的净利润分别为7.47亿元、1.06亿元、-6.88亿元、6730.48万元,与预期相去甚远。
\n此背景下,荀建华及其一致行动人不得不着手进行补偿,开启了慢慢卖股还债之路。
\n如此一来,荀建华辞去了董事长的职务,失去了亿晶光电的控制权,只留下“上市上市,上到倾家荡产”的感叹。
\n与此同时,荀建华带领一干“旧臣”另起炉灶。
\n需要注意的是,华耀光电与亿晶光电虽然同属光伏赛道,但并不是同位竞争,前者处于产业链上游(单晶硅片),后者处于产业链下游(组件)。
\n正因为如此,荀建华起初并不打算将华耀光电独立上市,而是亿晶光电出面收购,从而重回故地。
\n不承想,因为价格难以谈拢,收购无疾而终。
\n到此,华耀光电不得不走上IPO之路,也引来了“大号作废、小号重练”的争议。
\n02 问鼎资本市场,要迈过三道坎
\n以上可见,华耀光电并未为了“割韭菜”而来,但要闯关资本市场也并非易事。
\n首先,面临行业过剩的风险。
\n2020年至2022年,华耀光电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47亿元、20.87亿元、45.6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23.95万元、2.01亿元、2.87亿元。
\n初看业绩向上,细究隐患重重。
\n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32亿元、-1.46亿元、-2.60亿元,这意味着现金流绷紧、盈利质量不高,利润无法沉淀下来;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4.94%、15.63%、13.90%,面临下降的风险。
\n\n图源:招股说明书
\n更为重要的是,光伏产业链面临利润重新分配的趋势。
\n近些年,光伏产业链的利润不断向上游靠拢,华耀光电可谓站上了“风口”,但迈入2023年之后供需不再错配,未来的业绩势必承压。
\n据硅业分会预测,2023年中国硅料供给量预计为240.4万吨,而硅料的需求量为102.4万吨,硅料供应过剩100万吨以上。
\n对此,华耀光电也未回避:“如果未来下游光伏应用市场增速低于预期甚至出现下降,或者是行业产能扩张速度阶段性高于下游应用市场增速,将加剧行业内的无序竞争,光伏行业可能面临竞争性扩产带来的阶段性或结构性产能过剩风险,从而导致公司所在硅片环节产品价格不合理下跌、公司盈利水平大幅下降,公司可能出现经营业绩大幅下滑的风险。”
\n其次,资本市场对创始人印象不佳。
\n荀建华虽然是光伏赛道的老兵,却也是资本市场新手,卖股还债无可厚非,却因为操作粗糙遭受诟病。
\n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2017年亿晶光电因未及时披露董事、监事、总经理调整变更等其他涉及控制权转移的重大事项安排遭处罚,证监会对亿晶光电责令改正并罚款60万元,对荀建华给予警告、罚款30万元;2018年,上交所对亿晶光电股权转让双方隐瞒控制权转让事项给予公开谴责。
\n那么,资本市场对华耀光电或更为谨慎,IPO之路或更为坎坷。
\n再次,信息披露不完全。
\n华耀光电表示:“公司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污染物防治工作,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环保事故,亦不存在受到环保行政处罚的情形。”
\n不过,2022年9月24日,华耀光电被发现有污水从污水处理设施前端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排放口,但属初次违法,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因而被免于行政处罚。
\n从这个角度来看,华耀光电的信息披露不完全,仍有改进之处,毕竟注册制之下,资本市场对信息披露要求更高。
\n03 光伏扩产大战,“巨头们”的游戏?
\n其实,华耀光电最大的挑战来自“军备竞赛”。
\n据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五大光伏巨头纷纷加码扩产,晶科能源投入560亿元、隆基绿能投入125亿元、通威股份投入105亿元、晶澳科技投入60亿元、天合光能投入50亿元,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n譬如,晶澳科技计划投资60.20亿元,用于建设鄂尔多斯高新区年产30GW拉晶、10GW硅片、10GW组件项目。
\n有市场人士告诉锌刻度:“现在行业越来越卷,光伏之前还是一个看起来很‘蓝海’的市场,一两年时间市场就变成了‘红海’。”
\n更为麻烦的是,“巨头们”的打法变了,走的是一体化路线,可以提升整体竞争力,自由调整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利润,从而拥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n换而言之,光伏一体化打法对单一产品打法构成了降维打击。
\n隆基绿能创始人振国表示:“今后两三年会有超过一半的光伏企业退出市场。在这个过程中,财务脆弱的、技术不够领先的、早期品牌通道不够完善的企业可能会首先受到伤害,能否在洗牌过程中活下来是存疑的。”
\n对“华耀光电们”言,可不是好消息。
\n眼下,华耀光电产品结构单一:2020年至2022年,单晶硅片及硅棒产品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47亿元、20.65亿元、42.09亿元,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00%、99.06%、94.13%。
\n\n产品结构单一
\n因而,华耀光电试图将募资的36.67%资金投入硅片上,也走上一体化的潮流。
\n总而言之,华耀光电站到了资本市场的门口,试图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补上短板,从而在“巨头们”厮杀之下,寻找一条生路。
\n华耀光电能否如愿,唯有时间可以给出答案。
相关新闻
- 一个IPO,为何引来三亿股民“调侃”?
- 发改委产业司召开工业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座谈会-世界球精选
- 当前最新:大姨妈来长痘痘是怎么回事_胸脯长痘痘怎么回事
- 当前简讯:如何将多个电子表格文件合并_多个电子表格文件合并成一个
- 天天观天下!广州越秀区养老院一览表
- 我国形成世界规模最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力量
- 全球热推荐:浦发银行重庆分行深入乡村开展存款保险培训活动
- 减速器概念热度不减 中马传动收获7天6板
- 【天天新要闻】血沉高是怎么回事会引起发烧吗_血沉高是怎么回事
- 中药板块异动拉升,华神科技涨停
- “中国是维护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典范”——访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
- 2023英语二题型_英语二题型_快资讯
- 俄军收编瓦格纳,总部“复活”重开招新兵
- 偏光膜0度和90度区别_偏光膜
- 当前动态:1981年龄多大(1992年多大年龄)
- 微资讯!理论周刊·新论丨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 国足收获世界级球员!他比巴坎布更适合巴萨,快到五大联赛闯荡吧
- 男子被判死缓服刑20年,期间“同伙”写“万言信”翻供称自己是真凶-全球速读
- 全球微资讯!全面吃鸡模拟器steam叫什么(全面吃鸡模拟器)
- 今日视点:万宁大茂举行禁毒主题绘画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