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人员开发出可精准检测与治疗癌症的纳米粒子
(相关资料图)
我国科研人员成功开发出一种能够实现癌症精准检测与治疗的纳米粒子,可显著降低癌症检测治疗过量使用药物带来的副作用。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已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先进材料》。
记者6日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了解到,该院周欣研究员团队利用肿瘤微环境与正常组织的差异,开发出了一种可智能识别肿瘤的纳米粒子GQD NT。这种纳米粒子通过在肿瘤中不断变形,延长了粒子内的药物在肿瘤中的驻留时间、增强了药物在肿瘤中的穿透性,以极低的药物剂量实现了癌症的长时磁共振成像检测与高效治疗。
据团队专家介绍,药物过量是造成癌症检测与治疗副作用大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现有药物对病灶的靶向不足,难以富集于肿瘤区域,且在病灶部位停留时间短,需要进行大剂量注射以达到预期成像检测与治疗效果。
肿瘤微环境诱导纳米粒子GQD NT变形。(资料图片)
据悉,GQD NT是一种模块化自组装纳米粒子,可以使用十分简易的步骤将药物分子封装于其中,通过肿瘤微环境促发GQD NT变形,逐步提高药物在病灶部位的富集浓度。小鼠实验发现,GQD NT在癌症检测中的造影剂使用量仅为现有临床技术的6%至22%。在注射后4至36小时内,肿瘤部位的造影剂与正常组织对比度高,边界明显,极大延长了磁共振成像时间。
团队基于GQD NT设计的光动力学治疗方法,单次光动力学治疗后,肿瘤体积下降82%,两次光动力学治疗后,肿瘤被完全消融。实验中,光敏药物的总剂量降至1.76至3.50微摩尔/千克的极低水平,与文献报道相比降低了90%(单次治疗)至95%(两次治疗),且所用的低剂量激光不会造成皮肤损伤,有望克服光动力学治疗中光敏药物过量的问题。(记者谭元斌)
相关新闻
- 我国科研人员开发出可精准检测与治疗癌症的纳米粒子
- 海报|2023深圳国际高性能医疗器械展来了!都有哪些看点?
- 我国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实现国产化 可预判船舶航行状态 今日热议
- 世界快资讯: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美国政府兜底对海外市场未来不是好事
- 全球球精选!2023注会会计核心入门知识点27:承租人的初始计量
- 【环球热闻】中国银行养老金账户是什么意思 参加个人养老金需要开设两个账户
- 追觅科技发布品牌宣言片 将尖端科技用于生活普惠 快资讯
- 房企因降价销售被通报处罚,高房价背后的黑手到底是谁?-实时焦点
- 猪毛菜怎样做更好吃? 每日简讯
- 辽宁科技学院生物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全体师生线上观看思政舞台剧
- 微动态丨江阴枪击案嫌犯或已跟踪受害人半年 基本情况讲解
- 空调遥控器说明书大全_空调遥控器说明书
- 模拟城市4000福尔摩沙_模拟城市4000 焦点观察
- 全球最新:外地人北京摇号资格最新政策 个税申报为0_外地人北京摇号资格
- 【BL推文】《当娇软渣O甩掉疯批后 》作者:在吃鸡排 中字母5天真受 天天讯息
- 一季度工业投资增速全省第一 福州如何做到?
- 百事通!巩固消费回暖好势头
- 黑龙江鹤岗市萝北县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
- 新疆羊塔克库都克服务区分布式光伏科技示范项目竣工投用-快看点
- 全球观天下!78家寿险公司亮一季度成绩单:回暖阳光照不到的那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