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丹”说节气 | 冬至 小寒 大寒 独家

2023-02-02 15:02:09来源:央视科教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资料图)

从冬至开始,数完九个九,春天就来喽!小寒更比大寒冷?祈佑全家岁岁平安的“神泉”窗花你见过吗?土家族的“过赶年”为何如此隆重?CCTV-10《地理·中国》《“一丹”说节气》,主持人敬一丹继续为你讲述二十四节气之冬至、小寒、大寒。

【冬至】

冬至,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这之后中国各地气候都将进入一个非常寒冷的阶段。

(一)“数九歌”

冬至,意味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数九”严寒天气。古代先民认为,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依次类推,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便到了春暖花开之日了。

在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着《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二)“冬至大如年”

冬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因为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在人们眼里,冬至的重要程度不亚于春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的习俗,在北方地区则有冬至日吃饺子的习俗。

(三)踏雪寻鱼

冬至到来后,乌伦古湖湖面结上了一层厚厚的冰,为捕鱼提供了条件,渔民们会用祖辈流传下来的冰钏凿冰开洞,在千里湖面上上演一场精彩的捕鱼奇观。鳞光耀眼,场面宏大,游人络绎不绝。

【小寒】

“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小寒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温度愈发寒冷。

(一)小寒比大寒冷?

小寒和大寒都属于冬季的节气,从字面上看,似乎是大寒更冷,然而民间有个说法却是小寒比大寒冷,这就和地理位置有关了。

我们国家的领土南北跨度非常大,而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最初是以黄河流域的气候环境和物候变化为基础的。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一路自北向南推进,中国各地按照先北后南的顺序依次降温。所以,从降温的时间段来看,应该是北方在小寒节气更冷,而南方在大寒节气更冷。

(二)岁暮寒冬一碗粥

每年的小寒期间,人们都要庆祝腊八节,俗称“腊八”。这一天人们要熬制腊八粥,将这一年丰收的红豆,红枣等杂粮放在一起熬制,寓意新的一年身体健康。同时还要祭祀祖先与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三)冰雕装点山川

小寒以后,温度骤降,降雪量增多,这一点在我国东北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其中哈尔滨居民凭借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就地取材制作了独具特色的冰雕。其形状多样,晶莹剔透,极具观赏价值。

【大寒】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到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我国各地有很多重要的民俗。

(一)“神泉”佑民生

传说山西省云蒙山中的“神泉”,不仅能治愈疾病,还可以驱灾避祸。每逢大寒时节,山中的“神泉”便冻成了一座高达数十米的冰塔,背靠陡崖,矗立在山谷之间。在这时,村民们为了迎接新年,便会上山祭拜神泉,并模仿冬日“神泉”的冰花形状剪出窗花,以保佑全家岁岁平安。

(二)贴灶神接好运

大寒在岁终,冬去春来,这段时间里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如除旧布新、备年货,添新衣等。而在浙江嘉兴、湖州等地,有着张贴灶王爷画像的习俗,人们会把画像贴在墙上祭拜,祈求辟邪除灾,迎祥纳福。

(三)土家族的“过赶年”

“过赶年”是土家族人重要的节日,甚至比其他节日都要隆重。据说是明朝时期人们为了让抵御倭寇的将士们在出发之前赶上过年,决定提前过除夕,由此形成了沿袭数百年的“过赶年”的传统。在过年期间,人们要做推豆腐、跳摆手舞、舞龙灯等,以祈愿来年幸福安康,和谐美满。

冬至代表着中华大地进入寒冷阶段,而小寒和大寒有“冷成冰团”之说。至此,二十四节气就结束了,一轮四季到了尾声。

《地理·中国》

《“一丹”说节气》

CCTV-10

1月26日—2月2日

17:28

本集播出时间:

2月2日17:28

监制/ 田龙 主编/ 刘铭 蔡瑛

编辑/ 夏丽颖 孙璐 赵明洁(实习)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 这段时间

上一篇:
下一篇: